后发性白内障(PCO),又称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一种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术后1-5年的发病率在成人中为20%-40%,在儿童中则高达100%。近年来,虽然有多种措施尝试减...
导读:Atomik AM 是一家从利物浦大学工程学院孵化出来的公司,主要研究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 2025年2月6日,Atomik AM近日获得了来自 LYVA Labs 的...
2025年2月5日,来自首尔国立科技大学 (SEOULTECH) 的研究人员声称开发了一种由康普茶菌衍生的纳米纤维素制成的新型生物墨水。这种生物墨水提供了一种支持细胞生长以修复组...
天然骨组织具有自我更新和修复的内在能力。然而,由于创伤、肿瘤和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大规模骨缺损的再生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内在的再生机制通常不足以恢复组织的完整性。这一持续存在的临床...
2025年1月31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再次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人员Jochen Mueller和Sarah Propst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名...
超材料通过各结构单元的特异性组合,为仿生电子器件的多模态集成与解耦提供实现路径。然而,制造工艺和功能材料的不匹配严重制约电子器件的材料与制造手段的的选择范围。早在...
2025年1月25日,3D Systems和戴姆勒卡车和巴士公司推出了一种使用 3D 打印生产备件的新方法。他们的解决方案分散了生产,允许按需打印零件,更接近需要的地方。结果有望...
2025年1月,河钢工业技术宣布在增材制造领域推出3D打印大层厚透气钢,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河钢在增材制造领域3D打印制造技术取得新突破。  ...
聚酯因其可调的降解速率、生物相容性和加工方便性而在骨组织工程(BTE)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阿米尔卡比尔技术大学Hamid Mirzadeh等重点介绍了3D打印BTE聚酯基支架的最新进展和...
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当前,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对“仿生基质-干细胞”微模块进行三维精准组装而构建的仿生神经组织替代物,在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