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 模型 创业公众号手机端

ORNL发明真空辅助挤压技术,通过降低孔隙率实现更坚固的大幅面3D打印

zhiyongz 7分钟前 阅读数 #技术
文章标签 大幅面3D打印
     2025年5月8日,来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ORNL) 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真空辅助挤压技术,可将大型 3D 打印聚合物部件的内部孔隙率降低高达 75%。该方法解决了大幅面增材制造 (LFAM) 的一个重大限制:即内部孔隙会影响打印部件的结构完整性。


真空辅助挤压技术在大规模增材制造中被广泛应用,以减少打印部件的孔隙率。图片来源:Vipin Kumar/ORNL,美国能源部


相关研究以题为“Vacuum-assisted extrusion toreduce internal porosity in large-format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论文发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期刊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4.104612
        大幅面增材制造(LFAM)技术能够直接打印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国防工具的米级结构。然而,由于内部孔隙率(或称空隙)会削弱打印部件的强度,LFAM 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阻碍。降低孔隙率是提高强度、耐用性和整体性能的关键。
      ORNL的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真空辅助挤压方法来解决这一挑战:在挤出过程中集成一个真空料斗,以去除滞留的气体,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纤维增强材料中的空隙形成。这些材料因其高刚度和低热膨胀性而被广泛应用于LFAM,但通常会受到珠内孔隙率的影响,从而限制零件质量。



        测试结果表明,无论纤维含量如何变化,新系统都能够通过调控各种加工参数、水分含量、纤维增强材料和打印平台下将成形孔隙率降低到2%以下。具体来说,在大型挤出机上打印时,与传统的非真空挤出相比,真空辅助挤出可将内部孔隙率降低 35% 至 75%,并且仅影响长度> 2 微米的孔隙。ORNL的Vipin Kumar表示:“利用这项创新技术,我们不仅解决了大规模聚合物打印中孔隙率这一关键问题,还为制造更坚固的复合材料铺平了道路。这对LFAM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虽然目前的方法是为批量处理而设计的,但ORNL 已经开发出一种正在申请专利的连续真空料斗,未来有望在商业系统上实现大规模 3D 打印。这一进展代表着在克服大规模3D打印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之一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解决孔隙率问题,真空辅助挤压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工业应用中大型打印部件的强度、耐用性和性能。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