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束金属3D打印大型无人机,创瑞激光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导读:等离子束金属3D打印大型无人机,迎来国家重点研发攻坚。

2025年4月25日,由创瑞激光牵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离子束智能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项目启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标志着该科研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项承载着光荣战略使命的科研攻关,是创瑞激光在高端装备核心制造技术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彰显了创瑞激光的硬核实力。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丰研究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总师、长江学者唐晔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黄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崔健磊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陈辉教授,以及创瑞激光董事长吕忠利,项目负责人王协彬教授等相关专家齐聚,共同见证了这一服务国家前沿需求的增材制造技术攻关行动。
破解"卡脖子"难题 锻造战略科技力量
自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低空经济、民用航空等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创新领域,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等离子束增材制造是大型金属构件高效低成本增材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适合钛合金增材制造。然而等离子增材制造在成形效率、质量稳定性、复杂结构制造、新材料/多材料制造等方面存在难题。
本项目正是基于此,面向航天高超音速飞行器栅格舵和航空中大型无人机机翼等复杂构件对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制造的迫切需求,开展钛合金/难熔高熵合金多丝协同等离子束增材制造研究,突破等离子束增材制造在线监测与数字孪生智能控制技术、原位制备成分精准调控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高质量钛合金/难熔高熵合金梯度栅格舵、米级钛合金点阵夹芯机翼的高效低成本制造,推动等离子束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重大战略领域的应用。

磨剑铸就"小巨人" 不负重托再出发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增材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创瑞激光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企业立身之本,建有山东省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累计获得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25项,牵头国家标准16项、国际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十余款超大幅面、多光束增材制造高端装备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此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是企业践行“制造强国”使命的再出发。创瑞激光董事长吕忠利在启动会上郑重承诺:“这一项目是创瑞激光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里程碑,我们将以此次启动会为契机,开拓创新、协同攻关,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工作,推动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再次跨越”。
“产学研用”协同 构建技术新引擎
该项目将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组建“产学研用”攻关联合体,通过建立国内大型无人机增材制造工艺数据库,探索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等离子束智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在低空经济领域高端制造的生动实践。”项目负责人王协彬教授在启动会上强调,等离子束智能增材制造技术除了在大型无人机领域应用外,还可延伸至卫星结构件、战机关键部件、新一代航天器等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领域,项目研究任务重、意义大。

站在新的起点,创瑞激光将绷紧创新之弦、铆足拼搏干劲,脚踏实地推进该国家重点项目研发工作,以硬科技成果引领大型无人机增材制造新方向,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企业智慧。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