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打印,改变现代制药业(3)
时间:2022-01-21 09:35 来源:极客公园 作者:admin 阅读:次
03 30 年的愿景
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制药技术底层创新,意味着三迭纪需要从打印设备、材料数据、剂型设计三个技术方向上全部走通。公司团队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混编部队”。成森平说:“三迭纪组合了 20 多个细分专业的人才去做这三件事情,「这是过往不会在一家制药公司里做的事情,我们把设备开发、材料研究和制剂开发全部完成了。”
这样一个团队,来自不同学科、工作背景的人必然要将各自的知识和技能打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上,公司也经历过一个痛苦的过程。成森平笑说早年对人才跨界能力抱有幻想,挣扎后才接受了新技术诞生新职业的现实。对三迭纪来说,无论是什么背景、专业出身的人,也只能拥有三分之一经验。因此,公司会重点考察经验迁移能力。而对招进公司的人才,也需要给予充分的耐心,一边培养一边期待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一个人是不是有创新的意愿,也很重要。李霄凌告诉极客公园:“如果有的人只想领一份薪水,并没有要全身心投入做这件事,这是教不会的。这不是发自内心的。”
公司的人才主要来自工程学、材料学、药剂学三个不同背景。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不同的职业特质,最初合作时的冲突来自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既能够激发出新的想法,同时也会有很多误解和摩擦。”混编部队就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个是目标上达成共识,第二个是在一起打胜仗。通过打胜仗相互适应打法,完了之后就能打下一个胜仗。“成森平说。
两位创始人不同思维方式也能够互补。李霄凌擅长从科学和技术的底层逻辑进行正向思维;成森平擅长从商业转化、企业运作的终点进行逆向思维。两个人彼此配合,能形成闭环,去思考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运作的全部环节。
从商业角度,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也需要考虑从技术到产品的路径。
在 2016、2017 年的时候,三迭纪曾经铺开了十几个药物剂型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光是和投资人讲解这些研究,就需要花好几个小时。于是公司果断做了取舍,只保留了几个研究充分、相对简单的设计,用于后续产品快速开发。
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开拓赛道的公司,三迭纪自然会以全球视角来思考科技创新。如今,在药物 3D 打印领域,公司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专利护城河。全世界目前 3D 打印药物专利总共有 500 多项,三迭纪拥有其中 140 项。这些专利分布在开发方法范式、药物剂型、打印设备不同方面。
2020 年,三迭纪的 MED 3D 打印技术入选了 CDER 的新兴技术小组的项目;公司也受美国药典邀请,参与 3D 打印药物标准制定。进入新的阶段,三迭纪已经启动了开放战略,开放技术资源,与全球药企建立广泛合作,实现3D打印药物技术的商业化。定位为一家技术平台型公司,三迭纪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自主研发的全球产品对外许可销售权利,第二种是跟全球药企和中国药企一同开发药物产品。
无论以什么方式,公司都需要通过几款重磅产品来向市场证明3D打印药物的产品价值。预计2023年提交上市申请的T19药物背后,除了技术、临床疗效、审批,商业价值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比起其它领域的创业,制药人更加需要耐心。一个制药人从学术训练、到产业经验积累平均需要 20 年的时间。成森平看来,MED 3D 打印技术是「继 100 多年前制剂压片工艺发明后,最普适的固体制剂开发和生产技术。」两位创始人希望让三迭纪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药企业,推动制药行业变革、走出原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之路。对成森平而言,她想用 30 年陪伴这个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