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 模型 创业公众号手机端

全球3D打印行业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Wohlers Report 2025》

zhiyongz 18分钟前 阅读数 #行业政策
文章标签 3D打印行业

       2025年3月31日,3D打印行业的重磅报告《Wohlers Report 2025》已经正式发布,在其 30 周年之际,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全球 3D 打印及增材制造行业的现状、趋势与未来走向。3D 打印,作为制造业领域的新兴力量,正不断重塑产业格局。


本文我们根据报告中公开的一些数据,来提前了解一下全球3D打印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2024 年,全球 3D 打印行业总收入达 219 亿美元(约1588亿人民币),较 2023 年的200亿美元增长 9.1%。从收入构成来看,材料销售为 44亿美元,打印机销售及服务收入 60 亿美元,打印服务收入 101亿美元,软件销售收入 14 亿美元。

           从地区发展情况分析,亚太地区增长最为显著,特别是中国市场表现突出。中国的入门级打印机市场不断拓展,亚洲公司推出的高端工业打印系统性价比高,同时国内在模具和终端使用零件方面对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迅速增加。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以及美洲地区的许多公司,依据其在行业中的角色和细分市场的不同,也实现了两位数的正收入增长率。在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方面,用于最终零件生产的比例达到 35.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 3D 打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服务提供商和终端用户中,金属 3D 打印设备的安装情况显示,大多数知名品牌属于粉末床熔融(PBF)技术生产商,约 70% 的设备安装量由三家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占据。不过,若将 “超级工厂” 纳入统计,结果会明显向中国的 3D 打印系统 OEM 厂商倾斜。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金属 3D 打印系统制造商在 2024 年面临收入大幅下降的困境,机器销量同比下降约 26%。这是由于高价大型打印机的销售 / 收入比降低、达到最大产能所需时间长,以及机器可靠性提高导致对新机器的需求减少。
       《Wohlers Report 2025》在数据层面进行了诸多革新。不仅扩展了数据源,还新增了软件这一细分类别,并按子类别进行数据细分,提供特定技术数据。在数据处理上,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样本规模超过市场内 3000 家公司的 10%,且各国的反馈差异控制在 ±1% 以内,同时对公司回应进行加权处理,减少 “规模效应” 偏差带来的影响。



在市场预测方面,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市场规模的上下限预测。基于 10 年平均增长率得出下限为 840亿美元,上限为 145 亿美元,假设近期的增长放缓是暂时的。综合上下限,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 115 亿美元,10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18%。其中,材料生产商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 21.7%,增长势头强劲。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的 3D 打印机器进口量激增;德国的进口量为中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且同比下降 20%;中国的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这显示出中国国内和全球市场对其 3D 打印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强。在金属机器进口方面,美国主要从德国进口,从中国的进口量有限。
      除市场分析外,该报告内容广泛,涵盖行业趋势、教育研究、政府项目、新兴技术、投资动态、供应链等多个领域。超过 260 位行业专家参与报告撰写,提供了丰富的见解。例如在航空领域,2024 年有重大发展,包括发动机部件的 3D 打印应用取得进展,部分结构部件获得飞行认证;教育和研究领域,通过各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出版物情况等数据,展现了不同国家在 3D 打印研究方面的投入和成果。报告还介绍了多种灵活的许可模式,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包括单用户、企业、学术界等,每种模式在价格、功能和服务上各有差异。
     《Wohlers Report 2025》全面呈现了 3D 打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尽管行业发展面临如系统制造商收入下滑等挑战,但整体增长前景依然乐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3D 打印有望在未来制造业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为全球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