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市场研究 > 正文

重磅好文,深度剖析丨《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2)

时间:2022-07-22 11:49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4期 作者:admin 阅读:

(三)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共性技术研究及基础器件能力存在不足
增材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技术体系成熟度的综合提升,表现在扩展材料种类、改善成形效率、革新质量控制手段、降低综合成本。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尽管增速较快,但原始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基础共性技术、基础器件配套能力、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差距客观存在,工业软件及核心器件的国产配套能力不足,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高端增材制造装备使用的核心元器件(如打印头、激光器、长寿命电子枪、扫描振镜、微滴喷头、精密光学器件等)、关键零部件、商业化工业软件较多依赖进口;部分激光器、扫描器件已完成自主研制,但配套应用规模较小,品质与可靠性有待提高。国产高端金属成形装备在专用工艺包开发与成型精度方面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增材制造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支撑能力有所不足,成为规模化应用的瓶颈环节。增材制造涉及学科众多、应用领域宽广,导致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学科交叉研究繁重而迫切。尤其是在民航、轨道交通、核电、医疗等行业,因严格监管而面临严格的产品准入要求 [21,24],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经销、服役用、维修保养、回收/再用处置)的质量保证与认证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不利于增材制造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与基础数据缺乏、标准建设滞后的整体态势类似,增材制造高性能专用材料及其成形工艺包等基础数据的积累较少,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不完整。特别是面向各领域应用的缺陷检测及质量评价技术研究不足,导致增材制件在复杂工况/环境服役的可靠性数数据偏少,增材制件在高温、超高压、深冷、复杂腐蚀等极端条件下的缺陷检验检测与临界失效预测预警技术,系统工程风险评估技术,超期服役、长周期运行的结构完整性评价技术等均有待突破,制约了增材制造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 面向国际市场的专利布局滞后
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专利布局,才能保障我国增材制造产业的未来竞争力。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都高度重视专利布局并偏重国际市场,如德国籍专利发明人申请的专利有66.2%的在国外申请,日本的海外专利占比达到48.4%。相比之下,我国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布局重点仍局限于本土,如国内申请的专利占总量的97.8%,即仅有2.2%的专利瞄准海外布局 [19]。因此,发达国家构建的专利壁垒对我国企业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领域的投入及研究产生了明显干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与封锁的依托,也是壮大国内增材制造产业的核心环节。在增材制造领域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背景下,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专利的保护力度相对不足,信息与技术的市场化共享渠道不畅;应把握增材制造技术的国际制高点,以更大力度实施相关专利的海外市场布局,化解增材制造产业国际化的发展风险。

3. 产业规模与产业集群建设有待深化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构建了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应对机制,但客观来看仍存在分布不集中、企业规模小、综合竞争力弱等问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少、成立时间短,研发强度和市场竞争力在短期内离不开产业政策扶持;各应用领域的示范推广和商业应用规模仍待发展 [25],国际化仅处于起步阶段。工业企业除了因成本控制而限制推广规模之外,对增材制造技术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实施创新应用的开拓能力不足;多是沿用国外案例经验或由市场竞争倒逼,偏好短期规模效益、跟随市场热点进行重复投资,而对技术创新难度大的产品缺乏持续投入动力。现有的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呈现“小集中、大分散”分布特征,产业链过于围绕中游(增材制造装备)展开;通用技术薄弱、创新能力体系不强、人才与研发经费保障不充分、行业利润不足以支撑可持续发展,成为增材制造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跨部门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各省份的产业链规划互补性弱,部分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的抢链风险和局部市场壁垒问题,阻碍了增材制造产业链的优质发展。在区域内,大型企业的独立性较高,业务覆盖原材料、装备、应用等环节,几乎包揽所有研发与生产任务,小型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难以参与配套的发展模式有待革新。国有企业在设备采购中过分强调业绩记录,导致自主创新技术不易获得应用实践机会。因此,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亟待破解。

四、面向未来的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前瞻布局

(一)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增材制造
生物医药产业、新型治疗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增材制造是实现个性化诊疗方案与植入物制造的关键技术。在当前3D打印应用于精准医疗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医用增材制造产品的认证标准、法规、评价体系,创新发展高效增材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基于3D打印技术,发展受控释放的药物制剂打印产品,制造满足生物相容性的骨科植入物以及基于可降解材料的打印产品;发展基于生长因子的3D打印技术,形成人体器官再造的重大突破;探索体内原位打印修复技术,为骨缺损临床修复填充、部分功能器官修复提供新手段。针对社会老龄化现象,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人体老化器官功能再生方案,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从而取得生命科学的重大创新成果,开创规模化的新兴产业。

(二)大型高性能复杂构件的增材制造
瞄准航空、航天、船舶、核能等领域重大装备的发展需求,突破大型复杂精密构件研发生产的“卡脖子”技术环节,如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船用钢、高温难熔难加工合金、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大型复杂构件高效增材制造工艺,系列化的工程成套装备性能控制及质量评价、检测标准认证与工程化应用等;重点攻关大型高性能复杂构件制造的组织性能调控、在线质量检测、服役性能预测、装备集成与可靠性等技术。以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提升来推动重点工程、重大装备的建设突破,提升相关产品的研制水平和更新换代能力。

(三)空间增材制造
在形成空间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应用,提高空间活动能力,增强空间开发利用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面向工程实际需求,针对宇航器、空间站、卫星的在轨制造与维修,太阳能电池阵列、天线、光学系统等大型空间结构的在轨制造与组装,外星球基地建设等长远发展规划,着力提升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系统级的研究布局有舱内微重力环境下的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适应舱外极端环境的新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空间巨型结构的多方位增材制造技术、在轨制造工厂。突破真空微重力环境下的金属冶金与部件原位修复,轻质金属及新合金的原位增材制造,复合材料空间增材制造,多材料、多功能器件的空间增材制造,生物器官的空间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在轨制造技术体系。此外,利用外星物质进行新合金原位冶金及增材制造、月壤基地3D打印等也是亟待发展的大规模空间开发支撑技术。以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为突破口,快速转化应用能力,探索商业应用示范。未来结合民用、商业、国防需求,开辟新的制造体系、人类新的制造基地,为解决地外资源原位利用、拓展人类地外持续生存与活动能力提供战略性保障。
(四)基于增材制造的结构创新与新材料发明
面向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设计将显著缩小换热器结构,支持小型化、模块化、可移动的核电小堆装备工程化开发,为核电安全性提升及潜在的电力供应安全提供保障;研究堆芯燃料组件、核主泵、换热器、热电转换等关键结构的创新设计,新材料及相应的增材制造技术,探索增材制造在线增强增韧技术,提高增材制件的复杂工况服役性能,超前布局并构建核电行业增材制造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针对前沿新材料,发挥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基因组设计新合金、多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方面的平台技术作用,研究基于增材制造的新材料合成技术、新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其应用,形成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电子打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仿生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依托增材制造技术,构建新材料发明的创新体系,提升材料研发能力和新材料产业竞争力。

五、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建议

(一)建立增材制造协同创新机制并支持企业开展应用创新
建议以国家整体目标、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正在规划建设、以各类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增材制造重点领域给予连续性政策支持,借鉴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与经验,构建稳定适用的团队管理模式,兼顾科研团队的稳定发展与分工协同。建立由国家级科研机构、产业联盟、第三方机构组成的产业链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增材制造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增材制造工业基础能力与关键共性技术提升计划、发展目录、标准开发以及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路线图。建设各类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的协同机制,开展增材制造产业基础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解决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工程转化难题,为装备制造行业的产业链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建议制定鼓励企业应用自主技术产品的奖励和补助政策、符合技术创新规律的新型科技机构考核与管理办法。明确考核导向,提高技术创新在考核中的比重,分类考核长期研发投入和产出,形成长期扶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引导企业从依靠过度资源消耗、低性能/低成本竞争模式转向依靠技术与应用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模式,提升中国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围绕重大装备需求开展增材制造工艺变革专项技术攻关
围绕国防重大战略需求、国际前沿竞争需要,开展重大装备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原始创新、新材料、核心器件、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创新应用等方面着手,强化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建议设立增材制造工艺变革科技专项(简称“科技专项”),建设用户牵头、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并形成“产学研用”联合体;建设增材制造产业链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覆盖原材料规范、成形精度、生产效率、专用软件、制造装备、后处理、检测检验、标准等;破解增材制造产业链的技术瓶颈环节,为重大装备制造提供配套技术支撑。

科技专项将重点支持增材制造在重大装备研发与生产单位中的技术扩散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国产的材料、软件、器件、制造装备、应用工艺流程等全链条技术在大型飞机及无人机、航空/航天发动机、重型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汽车、医疗器械、海洋装备等工程装备及关键部件整体化制造中的应用示范,培育并提升中小企业在增材制造产业链中的参与程度。科技专项将重点引导增材制造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加速应用及技术迭代,建设面向应用对象的增材制造全工艺流程基础数据库,适应技术研究、性能验证、产品研制的实际需要;在深层次解决国产材料、关键功能部件、工业软件等产业配套问题的同时,实质性提升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国产化能力及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深化区域性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建设
把握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趋势与规律,立足国情实际与装备需求,优化顶层设计并统筹区域性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增材制造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特点,建议整合各地区的优势科技资源与先进制造产业链资源,高效推动“3D 打印+”细分行业的协调发展。围绕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增材制造产业优势聚集区为基础,推进增材制造技术与各地区优势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打破不合理的地区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中国增材制造产业链生态。

建议成立由管理部门、创新平台、企业用户共同参与的增材制造产业链“双链主”,在整机及关键功能部件、应用创新方面提供必要支持,实施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实现增材制造产业链与区域内各应用行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合理给予税收优惠或金融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成长,支持深耕基础零部件、材料、元器件、传感器、工业软件、专用装备等细分领域,以差异化发展实现产业链提升。鼓励各类企业采取投资入股、联合投资等方式,与增材制造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推动各领域的重点企业加大国产增材制造装备、国产器件的应用力度,推动军民技术的一体化发展,以应用创新促进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