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P: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循环塑性和疲劳行为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时间:2024-05-16 08:59 来源:南极熊 作者:admin 阅读:次
图1. 在室温下和300 °C下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在0 °C、45 °C 和90 °C 方向上进行拉伸试验
在图1中,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描述了在 RT 和300 °C 下在0 ° 、45 ° 和90 ° 方向进行的单轴拉伸试验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种温度下,45度样本的强度最高,其次是水平方向的90度样本,而垂直方向的0度样本的强度最低。这种趋势可以归因于构建层相对于加载方向的垂直取向,以及沿构建方向拉长颗粒的材料拥有属性的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垂直0 ° 试样沿加载方向显示出较大的细长颗粒。这有利于位错的运动,使垂直样品变弱。相比之下,水平90度试样和45度试样的晶粒都明显较细,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导致更高的应变硬化。
图2. 实验和模型在 RT 方向(a)0 °和(b)90 °和300 °C方向(c)0 °和(d)90 °的循环弹塑性应力-应变曲线
在图2中呈现了实验迟滞回线与采用希尔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模型模拟的结果。AM 金属在300 °C 时表现出更明显的各向异性,导致不同方向的随动硬化参数不同。将300 °C 循环试验与室温试验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硬化行为较低。具体而言,在图2b 和 d 中,90° 的样本显示出比图2a 和 c 中所示的0° 样本更明显的硬化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