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3D打印6万多个零件,无锡飞而康3D打印零件“上天”了!
时间:2023-04-20 11:38 来源:无锡日报 作者:admin 阅读:次
南极熊获悉,这款我国商业航天首飞成功的液体运载火箭里面,有一些关键零部件是由无锡飞而康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
深耕前沿科技领域敢闯敢干,十年厚积薄发,飞而康自主开发积累了一个国内最全的金属3D打印材料数据库,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凭借过硬的3D打印技术,飞而康为航天航空发动机、卫星、空间站等大国重器,成功开发制造出零部件100多款,为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十年3D打印6万多个零件
走进位于无锡高新区鸿山街道的飞而康3D打印车间,只见一台台大型激光打印机在安静地工作,24小时生产的自动化车间里,只需2-3名员工按时巡检。
“3D打印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飞而康市场总监邹宇宏说,金属3D打印是一种激光烧结金属粉末、层层堆叠而成的先进制造工艺,与锻、铸、焊等传统制造工艺相比,拥有可实现个性化设计并制造复杂结构、高效快速、综合消耗低等优势。瞄准前沿技术前瞻布局,早在2012年,公司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团队,在无锡成立3D打印基地,可以说是国内首批进军这一新兴行业的高科技企业。
十年沉淀积累,飞而康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覆盖设计、原材料生产、3D打印零部件制造、后处理、机加工、性能检测、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全产业链,更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了一个集合钛合金、铝合金、高温合金、不锈钢等6大材料体系、40多款材料的金属3D打印数据库,覆盖原材料成分、激光参数开发、热处理工艺制度、材料冶金性能等多门类数据。十年来,飞而康累计成功打印制造出零件6万多个,涉及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多领域。
助力飞机火箭卫星“上天”
在人们印象中,航空航天绝对属于“高精尖”领域,飞而康凭借什么本事“能干”?
“天上的东西叫‘克克黄金’,对于航空航天器而言,减轻重量是不变的主题,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就可以让它‘瘦身’。”邹宇宏说,一体化3D打印技术的拓扑、点阵、空腔等设计技术,可以实现飞机、火箭、卫星零部件的轻量化。让人自豪的是,作为中国商飞的供应商,飞而康参与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部分零部件开发任务,为C919的舱门结构件进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3D打印出来之后,减重达到30%以上,但性能却没有丝毫下降。凭借先进的3D打印技术,飞而康还携手中国商飞共同完成了基于3D打印的零部件设计许用值手册,为大国重器飞上蓝天保驾护航。
事实上,为航空航天飞行器3D打印零部件,就是飞而康的“看家本领”。此次飞而康承担了天龙二号运载火箭TH11闭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部分关键零部件的3D打印任务。邹宇宏拿出一个3D打印的展示件,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内里却“大有乾坤”。这是用高温合金材料3D打印的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部件的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一道道流道,每条流道横截面仅2-5毫米宽,“这种异形的流道结构传统工艺极难制造出来,但3D打印就可以一体化成型,轻松制造出具有复杂形状且性能优异的零件。”
不遗余力对技术攻坚克难
在人们眼中,金属3D打印技术是将极细的金属粉末烧结、堆叠起来,那么,粉末烧结出来的零部件的性能能得到保障吗?3D打印的零部件“上天”能行吗?飞而康给出答案:能,“不仅能干,还能干得好”。
众所周知,“上天”的航空航天器零部件工况恶劣,比如要耐得住高温达1000℃、低温至-200℃的考验,还要经受发射过程中剧烈的震动等,这些都对零件的精密度、冶金质量提出更严苛的要求。飞而康为天龙二号配套的零部件,仅仅一个热处理工艺制度就经过了上百次试验,反复验证才能得到稳定可靠的材料性能数据,才能胜任零件恶劣的使用工况。最终,交付的产品承受住了太空中复杂严峻的考验。
用科技赋能“智造”,对技术不遗余力地攻关,是飞而康“能干好”的底气。3D打印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再到体的成型过程,就像绣花一样,是一点一点“绣”成的,打印出来的产品要保证整个零件各部位的组织性能均一致,控制好变形与开裂是一大难题。在C919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零部件因无法解决变形开裂问题而久久开发不出来,飞而康在大飞机首飞前4个月临危受命,技术团队通宵达旦攻坚克难,打印出的零件日夜“不落地”流转,终于在首飞前3天成功交付。“零件打印出来的一瞬间,全场鼓掌欢呼。”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