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曙工匠“寒爷”:3D打印研发路上的跋涉者
这是平凡又普通的一天。
在宽敞明亮的华曙高科3D打印中心,一台台3D打印设备像仪仗整齐的士兵,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29岁的他站在华曙高科HT251设备前专注地操作机器,路过的工人熟络地与他打招呼:“嗨!寒爷!”他回头向对方和气地笑着。作为一名材料研发工程师,他每天上班有近一半时间都待在车间里,通过反复烧结高分子材料进行基础性分析研究。“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得经常到车间去。”他说。
去年,由他牵头的团队与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共同研发的新型3D打印材料--PA-6粉末取得成功,巴斯夫科研团队给他发来一封真挚的感谢信,信中对他给予的支持、建议以及详尽的反馈表示衷心的感谢。该项目历时一年半,从研究配方、参数优化到与巴斯夫沟通合作,全部由材料研发团队全权负责,各个环节都做到了严密谨慎,精益求精。与之前使用的聚酰胺-12相比,采用这种创新材料生产的物品具有更出色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将实现3D打印技术在汽车等直接制造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年轻的他也成为了同事们口中半开玩笑半敬佩的“寒爷”。
可以说,材料研发的每一道环节都被他用心注入了工匠精神,而他的这番话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解读:“在研发路上的6年跋涉,我已经习惯了'遇到难题--创新方法--解决难题'的工作节奏,在我看来,'执着地坚守,乐观地创新'是推动我前行的力量,也是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它不是一味地恪守传统而裹足不前,恰恰相反,是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对材料反复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出最好的性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6年沉淀:潜心钻研打破国外材料垄断
近年来,国内3D打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实际应用领域逐渐增多。但3D打印材料成为制约3D打印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有能力生产3D打印材料的企业很少,一些主要材料依赖进口,价格高。这就造成了3D打印产品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其产业化的进程。
2009年的冬天,华曙高科在湖南长沙一个租来的仅六百平米的车库里艰难起步。目光长远的许小曙博士意识到,一定要有自己的材料研发团队,才能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实现3D打印产业长远发展。
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刚出校园的实习生,怀着对3D打印事业的无比向往与憧憬,成为了华曙高科材料研发团队的一员。在简陋的设备上,他从研究国外进口材料开始,到简单制粉,监控制粉曲线,再到工艺优化,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材料研发是门枯燥的艺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随时可能面临挫折、失败及各种风险,可是他没有打退堂鼓。持之以恒是他最为动人之处,这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他的坚持就是华曙研发人员“工匠精神”的最真实的写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潜心钻研,他和他的伙伴们成功了!2011年,华曙高科自主研发出的尼龙粉末材料FS3200PA让世界为之震惊。该材料色泽稳定,抗氧化性好,可制造高精度和可重复制备的零件,能应用于对机械性能和韧性要求高的产品。它的研制成功弥补了整个LS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不但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材料的独家垄断,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给LS技术和LS设备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使华曙高科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拥有核心材料制造技术的企业,世界上唯一一家既可以生产选择性激光烧结(LS)设备,又可以生产选择性激光烧结(LS)尼龙材料的公司。
2012年,他所在的材料研发团队又成功研发出玻璃微珠复合尼龙粉末材料FS3400GF,2013年,矿物纤维复合尼龙粉末材料FS3250MF和碳纤维复合尼龙粉末材料FS3400CF诞生。据统计,他所在的材料研发团队在六年期间共成功研发14种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陶瓷等3D打印材料,并拥有15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感动于他们的努力与汗水,也见证了他们的成功的喜悦,许小曙博士感慨地说:“一开始我对材料研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是你们没有让我失望,谢谢你们为华曙高科,为中国3D打印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创新突破:让高分子材料“玩”出更多花样
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他设想并努力实践着,让高分子3D打印材料“玩”出更多新花样。
2012年,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BASF集团决定进军3D打印行业,经全球调研后,他们将目标锁定了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华曙高科。2014年,巴斯夫与华曙高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强强联手,共投资逾1亿欧元用于汽车部件等工业领域的多款特种3D打印材料及装备的研制。
这项重要的任务落在了他的头上,这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在收到巴斯夫发来的30多批材料样品后,他做了周密细致的实验计划,在3D打印设备上进行反复烧结,观察记录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出现的问题,仅2015年全年就累计烧结实验173次,然后将每一批材料打印出的样品通过力学、化学等多种实验,观察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耐用、安全等。经过一系列专业性能的检测后,还要分析考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材料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这样才算基本完成了新材料的研发。
在他看来,虽然技术研发面对的都是冷冰冰的数字,但是技术本身就是要为人服务。工匠精神就是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一个个小问题的发现和再解决,容不得半点马虎。他说,在研究每种新材料时,从着手到投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都是一直在摸索,在不断的尝试中,每次解决一点小问题,每次改善一点小缺陷,不仅要测试出材料的最佳性能,还要想方设法突破创新,这才有了今天PA6材料的成功上市。
每一次与巴斯夫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和汇报,他都经过了认真严谨的准备。在2015年的14次技术交流会议上,他逻辑严密的数据分析和细致周全的汇报PPT,都让外国友人敬佩不已。
从2009年到2016年,寒来暑往七载春秋,他始终坚守在华曙高科研发一线,赋予了“工匠精神”更深的时代内涵。严谨细致、突破创新,每一位华曙人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华曙工匠精神的坚持和传承。正是这种坚持和创新,撑起了工业级3D打印企业华曙高科的品质脊梁,创造出中国民族3D打印企业高速发展的奇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