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新闻人物 > 正文

康裕建解读3D生物打印中国与世界的区别

时间:2015-12-17 17:54 来源:南极熊3D打印网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自从2009年作为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回国工作以来,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多大。在3D生物打印这个话题下,我也是被问及到同样的问题。我认为在3D生物打印这个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既小又大。3D生物打印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就像是一片荒地需要有人来开垦,谁来破土谁就会拥有一片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与美国具备同样的机会,因此没有差距。但是由于我们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和我们科学家们成长的经历所致,我们喜欢跟风,擅长于追随,热衷于排名次,成就感多来源于名词的攀升和与先进者距离的缩短。因此,我们与美国之间又存在巨大差距:我们缺乏开拓精神,不敢创新,寻求追随的缝隙,无视引领的机会。中国与美国在3D生物打印这个领域的重大区别就在于是要做追随者还是开拓者。

    3D生物打印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定义是:3D bioprinting is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spatially-controlled cell patterns using 3D printing technologies,where cell function and viability are preserved within the printed construct typically involves dispensing cells onto a biocompatible scaffold.按照这个由西方科学家所拟定的定义,3D生物打印领域的中国科学家正在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积极努力,通过打印支架、灌注细胞,希望做出器官打印的杰作。但是这种做法忽略了人体器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规律,也忽略了人体器官损伤后自主修复与再生的自然规律。作为一名生命科学工作者,我的体会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忽略人体器官自然形成的工程技术,很难实现功能性3D打印人体器官的制造。我们国内3D生物打印科学工作者追随在这种定义下的组织器官打印的工程技术研发过程,就会永远落后于这种技术的始创者。3D生物打印应该以人体自身组成的单元干细胞为生物墨汁,遵循器官形成的客观规律,应用3D打印机,经过复杂的打印后处理过程,制造出可替换的人体功能器官。这是一件巨大挑战性的生物工程。这项工作,已在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尝试。也许它不被看好,也许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但是这是一种拓荒行为,独树一帜。以支架为支撑的3D器官打印技术有众多的追随者,以干细胞为生物墨汁不依赖支架而打印人体器官的3D生物打印工程技术在近期内很难有追随者。虽然如此,但是作为拓荒者,即使预想的成功还很遥远,也是在不断的收获中。


康裕建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首席执行官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现任四川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再生医学研究、应用于规范联盟主席。康裕建教授带领团队创造出“生物砖(Biosynsphere)”干细胞培养体系,结合3D生物打印技术,开创出个性化医疗领域全新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