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3D打印产业八大辉煌成果
作为奔流在国际发展大潮中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内部的各行各业也都逐渐开始了新技术的全面改造阶段。因此,在国家良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3D打印技术日渐取得重要成就,并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我国首台太空3D打印机正式曝光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近日共同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空间3D打印机,并于日前在法国波尔多完成了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其可打印最大零部件尺寸超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3月26日运至国际空间站的升级版3D打印机打印尺寸。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段宣明介绍,经过两年努力,该院与空间应用中心研发出我国首台空间3D打印机,可打印最大零部件尺寸达到200×130mm,该尺寸是NASA首台空间在轨打印机打印尺寸的2倍以上,并超过今年3月26日NASA运至国际空间站的升级版3D打印机打印尺寸。
段宣明说,空间3D打印制造技术的打印速度为10—30毫米/秒,可以在一到两天内打印出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且适用于绝大部分零部件,在空间站运营、深空探测等任务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方便、快捷地帮助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自制所需的实验和维修工具及零部件,大幅度提高空间站实验的灵活性和维修的及时性,减少空间站备品备件的种类、数量及运营成本,降低空间站对地面补给的依赖性。
中科院研发出超级3D打印机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款能够连续打印的超级快速3D打印机。这款3D打印机采用数字投影技术,打印速度达到每小时600毫米,也就是可以在6分钟内,打印出一个60毫米高的三维物体,而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打印同样物体,则需要约10个小时。
专家介绍说,目前针对液态材料的3D打印技术多采用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也就是用材料逐层固化、层层累积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物体,层与层之间需中断光照射,然后在已固化区域表面重新覆盖或填充精确、均匀的光敏树脂,再进行光照射形成新的固化层,这种方式系统复杂且耗时。
在2015年3月,美国Carbon3D公司率先提出“连续液面生长技术”。在此基础之上,福建物构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半渗透性透明元件取代特氟龙,这种元件对氧气的透过率比一般高分子聚合物高,因此氧气或空气均可作为固化抑制剂使用,实现全程固化的高速连续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