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市场研究 > 正文

开源硬件、3D打印:创客文化挑战传统教育模式?

时间:2016-02-15 09:21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创客”,这个词在2015年初国家总理李|克强参观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后就变得热门无比,一年之内全国各地冒出成千上万的“创客空间”,随之而来的还有“创客教育”。不少创客空间的主要盈利渠道就是,教授青少年使用Arduino这样的开源硬件平台和3D打印机等,而越来越多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也开始设立创客教育课程。但是这类课程中的大多数还是以软硬件技能为主,而没有突出创客文化中跨界合作、边玩边学、鼓励犯错、快速迭代和社群共享等元素,而这些元素才是能真正创造出一种全新学习体验的。

    “创客”这个词的广为传播要归功于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2012年出版的《创客:新工业时代》这本书,它指的是那些热衷于DIY而用一些低成本的开源工具把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的人。创客群体在3D打印机、无人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创新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个群体的兴起背后是一个重要科技业余化的趋势,微型芯片、传感器、wifi模块和3D打印机等工具变得越来越便宜和简易,普通人也可以拿它们来玩出产品原型。但这背后也有些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

        首先,包括Linux和Arduino在内的开源软硬件是创客运动的基础,也代表了创客社群的开放和共享的文化。我曾在几年前问过一位美国创客,为什么他们选择Arduino这个功能并不算强大的主板,他的回答是他们选的是一个社群,而不是一个产品。用Arduino这个开源硬件的创客们都十分乐意在网上社区分享自己的编码和经验,你随时在网上抛出个问题,都会有人无私地回复。创客圈里还有非常多的跨界,作家Chris Anderson不但写书,还开了一家造无人机的初创公司;在创客心目中的圣殿——MIT Media Lab,工程师、设计师和人类学家、艺术家等在一个项目小组里工作。另一方面,最早加入创客行列的多数是业余的科技发烧友,他们抱着玩的态度而不是功利心,而且低廉的试错成本也让他们乐于边做边学、快速迭代。正是共享、跨界和试错这些元素构成了创客圈的创新原力,那么这些元素能否被我们融入教育方式?

      在“万众创新”的风潮下,很多学校都纷纷购置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来打造起自己的创客空间。我有幸担任了几所大学的创客空间的客座导师,就我的观察,只有硬件而没有上面提到的文化元素的话,这类空间并不见得比传统的教室更能激发创新。我看到的一些好的例子往往是用创客文化来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

     在国内大学里,虽然很多老师认同学生们跨院系的合作是好事,但毕竟各有各的课题设立和评分体系,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但在厦门大学的火炬极客空间,我看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混血”学生团队,他们的成员来自工程、计算机、艺术设计和人文等不同学科,有些团队的同学甚至都不是来自同一所学校,而是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厦门理工大学等。这些“混血”团队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惊喜,在去年的中美创客大赛上,有两个厦门的“混血”团队获奖,他们的创意分别是“宠物自拍器”和“手机机器人”,他们都不仅会巧用科技,还能发掘人的情感需求或有趣的产品应用场景。“宠物自拍器”是在宠物喜欢的玩具上装上传感器、摄像头和wifi,这样出门在外的主人们会不时在手机上收到一些小惊喜——宠物自拍照。“手机机器人”是把手机界面变成了机器人的脸,而这个脸可以搭配不同形态的身体, 当你把手机插入不同的机器,这个机器就成了你的机器人的一个化身。这样的创意我们很少在纯工科生组成的团队中看到。

    在清华大学icenter创客空间里的一个课程上,我们进行了另一种跨界尝试。在课程的前半段我们引导学生用设计思维发想出了一些天马行空的智能硬件创意,到了后半段我们要求学生想办法把这些创意做成有模有样的产品原型。这样的要求当时是吓到了一些同学,但我们又邀请了北京的“创客大爆炸”里的创客们过来和同学们组队,大家一起尽量用开源而简易的技术工具来实现他们的创意。在那个过程里,同学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开源软硬件是怎样降低了创新的门槛。

    在西安的民办大学欧亚学院,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新颖的课程形式。他们的创客课程也要求学生在期末提交一个产品概念,但这个概念不是交给老师然后就埋藏在某个档案柜里,也不是去参加一些创客大赛,而是被上传到Indiegogo这个众筹平台上。众筹对创客来说不仅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低成本地验证自己的概念的方法,如果你的众筹成功,就意味着你的产品真的有粉丝有市场,不然的话也许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意。像Indiegogo这样的开放平台其实是没有什么门槛的,每个人都可以上传自己的众筹页面。在这个过程里,同学们短期内筹到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这会让他们不再只关注老师会怎么给自己评分,而是想自己的创意如果放在大众面前,会得到什么样的反馈。同时也会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创意到底价值在哪里。

      在上面的几个例子里,我们看到创客文化其实是改变了院系和课程的边界,学习变成一个充满了碰撞、游戏、尝试和反思的过程。我想这才是创客教育的价值所在,它不只是让大家学会和代码或电路板打交道,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塑造出一拨乔布斯或雷军,但它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一些框架,开辟出一些更利于创意生长的土壤。

作者系智问研究院/CQ Institute联合创始人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