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首家、3D打印、数字实验室,这些形容词各个“高大上”,这间实验室就设在武汉市普仁医院骨科病区内。十几个平方的房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多层展示架,上面摆放着各种完全按人体解剖结构3D打印出来的1:1病变及正常器官组织结构模型,有脊椎、腕骨、膝关节,甚至还有供其它临床科室使用的牙槽骨、心脏、脑血管、支气管等。
数字医学实验室主任刘融告诉武汉晚报记者,3D打印技术最能体现功效的地方,是手术导航模板。模板不是模型,但比模型的用途更大,能将复杂手术“傻瓜化”。
碎成18块的脚踝骨完美复合
3月12日晚,45岁的胡先生下车时没看清楚路况,一脚踩入路边的坑中,导致左脚脚踝骨折,被送到市普仁医 院骨科救治。经CT检查,胡先生的左脚踝关节处的胫骨和腓骨发生严重粉碎性骨折,碎成了十几块。
按照传统的方法,医生会拿着胡军的CT影像资料来分析伤情,并据此判断骨头碎成的块数和位置,以此提前 定制好钢板和螺钉等固定材料,再开刀将碎骨复位、固定。然而,由于胡先生骨折碎片太多,医生术前判断会出现一定误差。
为了让患者的伤情更加明了,刘融利用CT扫描出来的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了胡先生骨折部位的模型。通过模型,刘融发现胡军的踝关节碎成了18块。手术团队对比模型,精确掌握了碎骨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定制出最合适的钢板、螺丝等固定材料,并多次模拟手术操作。
3月15日,刘融“驾轻就熟”地为胡先生进行了手术,帮他将碎骨完美地拼接固定,重塑脚踝。
5小时定制“立体腕骨”
3月27日中午,21岁的大学生小汪边走路边刷微博,一不小心摔倒,右手撑地时咔嚓一响。送至市普仁医院,拍X片被诊断为右手钩骨骨折。进一步CT检查发现,小汪的第四掌骨间隙处也有一处骨折。由于平面图看不出具体部位,刘融运用3D打印技术,重现小伙右手腕骨,为其“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刘融说,像这种间隙处的骨折很容易被忽视,一旦漏掉,患者打完石膏恢复后手部会出现顽固性疼痛,严重的会影响手部功能。输入小汪的数据后,一个与他的手一模一样的3D模型被创造出来,完全能指导手术,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精确度。
微创纠正复杂脊柱畸形
去年7月25日,63岁的曾爹爹头晕呕吐了3天,被家人送到了市普仁医院。医生了解到,爹爹头晕已经20多年了,每年都会发作两三次,由于害怕手术,一直不敢上医院,不舒服就自己在家贴膏药。
检查发现,曾爹爹的C4—C7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并失稳,枢椎齿状突游离,枢椎与第三颈椎先天融合,导致寰枢椎脱位。游离的齿状突与寰椎形成一体向前方移位,压迫后方的颈脊髓神经。
让医生感到棘手的是,这里是脊髓最为脆弱的地方,若不及时处理或是术中稍有差池,就会出现四肢瘫痪或因呼吸机麻痹而丧命。
刘融和叶彬医生,将曾爹爹病变的脊柱通过3D打印“1:1”还原出来,反复跟老人沟通,曾爹爹终于答应手术。在3D打印模型的辅助下,医院专家团队为曾先生行了颈椎前路C5、C6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手术顺利完成,术中仅出血50ml。
脊柱周围结构复杂,毗邻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风险极高,稍有闪失,轻则瘫痪,重则死亡,目前武汉只有两、三家大医院才能拿下来。但如应用3D打印,医生在影像学检查和打印出来的损伤模型基础上,能提前设计好手术方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