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大白”还远?先看看这些实用的医疗机器人
《超能陆战队》里的萌萌的又贴心的大白赢得了观众极大的好感,但是现实中,技术所限,大白离人们的生活还有点远。没关系,先来看看离我们很近的实用医疗机器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分类,医用机器人归属于专业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四个类别:诊断机器人、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及其他。其中,在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护理机器人两个细分领域,国外已经研究了数十年,最著名的就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色列Rewalk公司等。
那么除了这些我们熟知的,还有哪些医疗机器人值得关注呢?下面我们就按上述分类来梳理一下。
疾病诊断是医疗实践中最核心的部分,但有时,在一些检查中,可能存在医生没有察觉的细微情况。这时,机器人就能提供更多特定的诊断功能了。在这个领域内,有Endotics结肠诊疗机器人,它利用钳子和扩充器自行拉动在肠道内移动进行诊疗,这样会患者肠壁施加的压力较小,可减轻不适感。另外是有一种采血机器人Bloodbot用于采集血液。这些都是应用在更细分领域诊疗的机器人,还有一种综合性的诊疗机器人——远程医疗机器人。RP-VITA是由iRobot和InToch Heath公司联合研发的远程医疗机器人,把包括B超和电子听诊器等诊断设备均被内嵌在机器人上,并且通过iPad应用进行控制。
手术机器人的动作比较精确,这样就能降低手术风险,伤口的切口可以更小,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加速康复进程。这个领域内最知名的就是“达芬奇”了,事实上,NeuroArm和Heartlander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NeuroArm 是世界上第一台兼有显微外科和图像引导穿刺活检的核磁共振外科手术机器人,它曾成功的帮助脑外科医生成功的从病人的脑中取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机器人Heartlander1.2cm宽,能够像毛毛虫一样移动,通过胸骨下的一个小切口进入胸腔。当到达位置时,就能够注射药物或者通过嵌入式摄像机告诉外科医生问题出在哪里。
应用最广也是产品最多的应该就要属康复护理机器人了,下面来介绍几个相对成熟实用的。Vasteras Giraff机器人是一个类似于移动通信工具的产品,老年人可以通过机器人与外界通信。它由轮子、摄像头和显示器组成,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此外,它还拥有像Skype一样的双向视频通话功能。Aethon TUG是个“立方体”机器人,它可以通过系统设定实现送餐、送药、整理患者的床单和脏餐盘,收集医院的废物等功能。利用医院的WiFi信号与中央系统通信,TUG还能躲避障碍,乘坐电梯,这样就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了。Bestic是一个小型机械手臂,末端是一个勺子。它主要适用于那些不用麻烦别人而实现自理的患者。用户能够很轻松地控制勺子的运动,从而决定吃餐桌上的哪样食物。Cody是一个护理助手,它采用直接物理接口(DPI),护士能直接接触机器人的身体来控制它,如牵手领着机器人行走。通过相机和激光测距仪,Cody能为患者清洁身体。
除了上述的类别的机器人,还有一些不属于这些分类,但同样在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产品。比如,机器人患者。这能够让医学生们将理论在机器人身上进行实践,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这种机器人患者拥有跳动的心脏、转动的眼睛,甚至还能呼吸,它能训练医学生们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这种机器人甚至还分为孕妇或婴儿版本。此外,还有一些机器人已被用于替换人们损坏的肢体或其他身体部位。目前已经制造出人造水母,据说下一步就是人类器官了。
跟上述国外健康医疗领域机器人产品相比,国内的机器人能够真正实用的就相对贫瘠了,不过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大热,健康医疗领域的机器人也是有了不小的进步。
据报道,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使用国产机器人完成了世界首例、也是脊柱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手术。这款机器人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实时三维影像骨科手术机器人,拥有完全自主产权。该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这之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也曾运用拥有自主产权的国产手机机器人成功完成三例手术,实质上,这个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一般由医生控制台、机械臂系统和3D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手术时,医生在操控台上边观察边操作,系统会将医生的动作信号通过“遥控”精确传递至机械臂,转化为机械手在病人体内的同步真实动作,从而完成外科手术。
在医疗实践中,这些实用的机器人给医生和病患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当机器人能帮助人们取药,喂饭的时候,人们就还想要个“大白”那样会和人对话的。据说,美国已经有公司在研究了。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我们国家和美国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不过近几年这个领域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现在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如此火爆,相信真正能投入医疗应用的国产机器人产品会越来越多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