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3D打印建筑Tor Alva(白塔)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竣工
2025年5月22日,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Origen文化基金会携手打造的全球最高3D打印建筑——Tor
Alva(白塔)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村庄Mulegns正式落成。该项目不仅代表了数字制造与建筑技术的前沿探索,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创新案例。

世界上最高的3D打印建筑
这座创新的3D打印建筑由欧洲建筑师Michael Hansmeyer和Benjamin
Dillenburger设计,采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数字建筑技术(DBT)团队开发的混凝土挤压工艺进行3D打印。白塔通高五层,最显著的结构特色是32根独特的3D打印承重混凝土柱。这些Y形立柱融合了三种尺度的复杂细节设计,实现了高性能的复合结构,得益于一项先进的机器人协作建造系统:一台机器人负责高精度混凝土挤压,另一台则精准植入钢筋。


白塔于去年3月份左右开始施工
塔内空间以垂直堆叠的房间构成,内部通过螺旋楼梯连通,形成从底部封闭幽暗空间逐步过渡至顶部采光穹顶的空间序列。设计团队将它描述为“抽象且气氛浓厚的空间体验,从地面封闭到顶部明亮通透的变化,营造出沉浸式的建筑叙事”。


从文化传承到绿色创新
除了技术突破外,白塔项目也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与文化使命。Mulegns目前人口仅剩12人,该项目通过打造集表演、展示与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力图重塑村庄活力。白塔建在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马车仓库之上,是整个文化振兴计划的一部分,未来还包括迁移一栋受保护别墅及重启当地历史酒店。


项目团队表示:“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建筑、文化与科学于一体的独特演出空间,同时振兴一个面临人口流失与结构性挑战的高山村庄。它也体现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跨学科研究能力,推动数字建筑实践迈向更加创新、丰富与可持续的未来。”


环境可持续性亦为该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创新的无模板建造技术使材料用量减少约40%;结构采用不锈钢,具备良好的碳化能力,使建筑可在生命周期内重新吸收二氧化碳。项目团队正在持续监测白塔的碳吸收性能,以为未来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总的来说,白塔不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对3D打印建筑在实际应用、文化重构与生态建筑领域潜力的有力展示。它的落成标志着数字制造在复杂结构和社会可持续性融合方向上的重要里程碑。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