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斧子投研:3D打印后起之秀 奋起直追更待何时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总理明确3D打印属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领域,具有重大价值。国务院专题讲座在国内尚属头一次,李克强总理亲自带头“听课”,目的就在识不足谋发展,后续产业有望获得更多针对性支持,尽享政策红利。
1、 国内3D产业略有成果 但仍需奋力追击
国内3D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略有成就:其一,已形成几股优质研发力量,并且部分耗材(如树脂)、打印技术和设备(如熔融堆积成型、立体光刻造型技术等)等面世,其中树脂耗材以及熔融堆积成型技术均实现出口;其二,3D打印技术终端运用开启,航天航空、医疗、汽车等领域部分实现,如运—20大型运输机采用3D打印技术零部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中美国、欧洲、中国占比分别为37.5%、35%和7.5%,差距较为明显。相比而言国内3D产业存有两方面不足:一,耗材研发,3D打印属于快速成型技术,材料的多样性对产品成型、牢固度以及打印设备应用范围影响较大,国内企业在金属、陶瓷、生物级耗材尚有不足;二、技术及设备,更高层级的选择性激光烧结等技术和设备多处于研发或者试制阶段,即便成品精确度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会议对3D打印定调清晰,其正在引发制造业的深刻变革。当前各国都在实施制造业复兴计划、频频加码3D打印产业,我国欲要在新一轮制造业获得地位,3D打印必须紧跟世界步伐。2015年2月三部委出台《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计划中涉及建立产业体系、示范基地、建立行业协会等纲领性政策。如今国务院专题会议再次创造政策窗口期,专题讲座形式将使后续政策直击行业主要矛盾,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2、 政策制定需要两手抓 技术研发和需求引导皆不误
就未来政策方向,国家需要遵循鼓励技术研发和需求研发两手都要抓的总体思路。3D打印属于典型的技术推动型产业,国内已取得成果与此前鼓励研发有直接关联。反观美、日、欧盟等地不断通过成立创新中心等技术研发政策,国内理应借鉴和追随。在鼓励示范基地、主流科研力量之余,国家理应关注中小参与者,此类参与者相当活跃且符合大众创新政策方向,国家理应制定创新信用担保、完善免税政策、制定进口材料优惠名录、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以实现鼓励大众创新与示范基地结合共荣的行业状态。
对于产业发展而言需求是重要牵引力,全球范围内3D打印尚属于需求导入期,国家需要开启终端需求引领3D打印后续发展。3D打印具有个性化、复杂化、难度化、高成本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主流应用范围为航天航空、医疗、汽车、设计等高附加值领域,而非一般制造业。上述领域也正是国家推进计划2015-2016中着力强调的领域,后续国家理应加快明晰下游行业使用条件(主要为医疗领域,完善关于模型指导高难度手术、更多器官打印等政策环境)、搭建产需对接平台(借鉴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等,打开整个市场需求。
3、政策出台亟不可待 技术稀缺领域将是着力点
内外双重压力下国内3D打印具体政策将会尽快出台:内部压力来自于上半年不容乐观的经济数据,增长和转型双重背景下国家需尽快寻找并培育新兴增长力量,诸如3D打印;外部压力来自于各国均在加码3D产业且已经走在前列,技术主导型产业技术突破具有时间不确定性,一旦突破差距会加速扩大,因此国家必须尽快制定政策,为业内参与者创造良好环境。
基于主要矛盾理论,后续政策制定中国内技术稀缺的材料、技术及设备将是政策倾斜的着力点。建议关注相关个股,耗材板块的积成电子(钛合金粉末材料)、北矿磁材(磁性材料已向日本出口)、国瓷股份(陶瓷耗材)、蓝光发展(生物级材料);技术及设备板块的江南嘉捷(多种打印技术及设备)、中航重机(应用于航天领域)、机器人(技术科用于航天航空以及发动机叶片)、光韵达(涉足医疗领域打印);构建打印平台利好打开市场需求的金运激光(3D打印云工厂计划)。
(责任编辑:admin)